出发去长沙,是乘的夜间火车硬卧。同一个包厢里看起来都是大学生第一次坐卧铺的样子,中铺的两个男生不知道可以踩踏板爬上铺位,两手一撑就跳了上去,后来上铺的女生走进来,也对着铺位一脸茫然,看得我内心疯狂发笑,又默默追忆青春。
长沙简牍博物馆
长沙简牍博物馆的独特之处在于周二闭馆而周一开放,当周一省博例行闭馆时,就很适合安排进行程里。
我这次会想要来长沙,首要原因就是这家简牍博物馆,因为听说馆藏有大批吴简,很想亲眼看看来自三国的原始史料是什么样子。不过实际参观后感到有点失望,因为发现简牍上的文字还是很难辨认,而且博物馆的布展仿佛根本不觉得观众会想要看清简牍上面的内容,玻璃柜子一罩起来,隔着玻璃板就很难再看清简牍上具体的字形了。
努力识读这些汉简的过程中,让我想起之前练习的TEF考试中有一类题型是需要判断阅读材料的文章性质(nature),就很像当下辨认这些简牍内容的模式:扫一眼外语文本看它大概说了什么,之后再判断类型,看是记账、药方还是其他作用。
二楼的展览内容比楼下稍微丰富一点,展示了一些根据简牍材料对当时官僚体系情况的分析,有几个关于基层吏员工作的小专题,都值得细看。
让我印象很深的是写着法律条文的简牍上有一片提到「同产相奸 弃市」,这不就是后世的「骨科」吗,汉代的刑罚居然这么严格。
多媒体室里还放了一段短片,不知是简牍里有真实记载还是根据相关信息原创的,关于一个叫「孙狗」的小人物,家里祖孙几代苦苦躲征兵,在夹缝中求生。
孙权一世,偏安东南,凭江自保,苟延生存。然战祸连绵,民不聊生。通过孙狗的一生,我们探三国乱世,百姓苦楚。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亦苦”,何时而乐焉?
这个博物馆参观下来,能看得出馆方有在努力布置,但还是有很多地方可以做得更好。出口处摆着一本留言簿,里面就写了好多页意见,比如二楼空调开得太热,没有直饮水,可以售卖一些相关文创……
其实倒是看得到一进门的位置在展示一些文创,不过看起来都和普通小商品没什么两样,缺乏本馆的特色,也无人问津。在这么一个三国主题的博物馆里面,文创产品之中和三国最相关的,也就是印着「宁静致远」的文具(这不明明是吴国主场的地盘吗XD
走出博物馆,在路边突然闻到了桂花香,仔细一看,果然找到了黄澄澄的桂花,那一刻就突然很感动:几个月前桂花盛放的季节里,我还被困在北京,只能去颐和园对着盆栽桂花怀念那片本应在街边的浓郁香味。没想到对桂花的那一份思念竟在深冬的长沙突然得到满足。
天心阁
天心阁就在简牍博物馆旁边,是长沙古城墙的原址所在。阁里面本身也是重要的文化遗迹,但不巧正在维修,只好当是逛公园,在外面绕着古城墙随便转了转。
太平街
查找值得游览的地点时在清单里看到了一个「贾谊故居」,想到确实贾谊应该是和长沙绑定的最有名的历史人物,就动了心去找找看他到底曾住在什么地方,结果沿着导航竟走到了一个小吃街区里。
太平街因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贾谊寓居今太傅里,被誉为湖湘文化的发源地。
太傅里南临贾谊故居,全长70余米。1938年“文夕大火”前,贾谊故居占地15亩,太傅里东南均为贾谊故居宅地。“文夕大火后,贾谊故居宅地面积全面缩减,市民于废墟中重建故宅,并将贾谊并边新形成的小巷命名“太傅里”。
看起来正是因为这片地方有贾谊故居,才在周围发展起来的这些商业。贾太傅家大门正对着的是一面密密麻麻挂满招牌的墙,周围挤满了人在拍照,似乎这面招牌墙正是一个热门打卡点。住在这么热闹的地方,贾太傅魂而有灵如果不怕吵还好,起码不会感到寂寞。
杜甫江阁
杜甫江阁是湘江边上纪念杜甫在长沙经历的一座仿古建筑,因为看到评论讲景区内没什么值得看的,就没有买票入内,只是在旁边看看江景。这座江边的仿古建筑晚上亮起灯来还挺赏心悦目,正赶上春节前,附近摆了一排小摊在卖烟花,每隔不久就看得到有烟花从江面上绽开,还有人搬了音响在旁边唱歌,充满了热闹喜庆的氛围。
等到时间晚了,看手机掉电掉得差不多,我才扫了一辆共享电瓶车骑回酒店,路上在长沙的街巷里吹着风,特别轻松愉快地享受着旅途中的第一个夜晚。
湖南省博物院
2014年时,我到湖南跟团旅游过一次,当时听到导游讲湖南省博物院正在闭馆维护、建议大家等开馆之后一定再来看马王堆古尸,就让我一直惦记到了现在。这次算是终于弥补一下十年前的缺憾。
湖南省博物院真的有超多好东西,而馆内除了特展之外,只有两个大展厅「湖南人」和「马王堆」,路线安排得很清晰,不会让游客晕头转向。
我看到展品中有一组三国/晋时期的青瓷食器,说是其中的瓷碟用于「盛放饼、果、槟榔等食物」,震惊于原来湖南人那么早就开始嚼槟榔了,想象名士们嚼槟榔的场景内心狂笑。
唐代部分展出的题诗酒器都让我很喜欢。因为唐人超爱诗歌,在酒瓮、酒壶、酒杯上都题了好多诗,这些题诗的酒器密密麻麻地陈列在展柜里,看着这些器物,都能想象当年的人们宴会上快活地聚集在一起聊诗的场面……又是让我好想拥有复刻的东西啊😔
还有一个古希腊文物的临展,展厅里放着资料片,我听到资料片的声音觉得有点熟悉,一看画面,原来放的是《刺客信条:奥德赛》!《奥德赛》真的是个特别适合沉浸式体验古希腊的游戏……
这次为了想参观得尽兴一点,斥巨资租了AR导览眼镜,结果却踩雷了:本身逛展时间已经够紧了,还要花时间听它磨叽。
戴眼镜本身也很不方便,戴在脸上影响视线,镜片也会影响正常看展的视觉效果。搞得我只能全程腾出一个手来专门拿眼镜,戴着时遇到临时需要细看的东西还要手动扶上去露出缝隙给眼睛。
在长沙的第二天整个耗在了省博里。除了早上啃了一块压缩饼干之外,一直都没顾上吃东西,到闭馆时又饿又累,在博物馆门口的茶颜悦色点了一杯奶茶,喝完了就急急忙忙去赶火车。出门在外,好好吃饭实在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吃喝
长沙米粉我超爱。我是在简牍博物馆附近找了一家评分还可以的店,似乎有哪几个明星来吃过,店里面挂着照片,但环境就是很简单的老店风格。觉得米粉好吃主要是汤非常有味道,还有几种自助的小菜可以往里面加,小菜都味道比较重,混合在一起正好相得益彰。希望以后还有机会能吃到!
晚上在小吃街的一家「黑色经典」打卡了一下大香肠和臭豆腐,不知是不是店的问题,吃起来都比较一般。
本着在长沙不吃辣岂不是白来的想法,这两天吃东西时基本没有特意要完全避免吃辣,结果吃了几顿之后觉得吃辣吃得头疼,感觉这玩意对我的伤害是神经性的……看来我真的是应该与辣绝缘的体质。
到长沙一项绕不开的体验还是茶颜悦色。我这次在长沙两天,喝了三杯茶颜悦色,感到睡眠被严重扰乱了。
茶颜悦色这种模式还挺震惊我,基本做不到线上点单,强行排出一条长长的核销队伍,哪怕人少时都要等上十几分钟。
饮料的特色似乎是每杯里的一大坨奶油+零食碎片,茶味是还不错,但喝到最后还是比较腻。而且小小一杯将近20块钱我感觉还是蛮贵。它家的商业成功应该有一部分是由于成为了游客到长沙必打卡而且高频消费的饮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