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岳阳当然是为了洞庭湖和岳阳楼。
头一天晚上到岳阳的时候,尽管一整天都没顾得上吃饭,还是忍着腹中饥饿先跑去欣赏洞庭夜色。
湖边冷得挺刺骨,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原来是湖边一长串的摊贩沿路摆开卖烟花,更远处近水的地方好几组年轻人新买了烟花放得正欢。
我好多年没见过烟花了,这样突然一遇上甚至有点震撼。然后就静静地看了一会儿这些人自得其乐放烟花,于是自己也突然好快乐。
连日的阴雨之下显然是没法看到网上交口称赞的洞庭日落,只能看看「淫雨霏霏」了。让我惊喜的是,湖边堤岸上连绵排着刻有诗文的石块,吸引得我在这种地方都能徜徉感受一个多小时。
其间看到了屈原()还有李杜元白刘禹锡孟浩然乃至杨基等好多熟人。体会是屈子以后的人都好爱融《湘夫人》的「帝子降兮北渚」那一句。
看到了李白有一句「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感到是一种让我非常佩服的开阔心境……
回想高中的时候诗词鉴赏是最让我困惑的一类题型,然而我现在居然看着诗词这么能发散感受,自己想想都觉得有点神奇。
这些曾经的游客咏的时节风物都不太相同,却多少总有那么几个瞬间能让后世人共到一些相通的览物之情。千余年下来虽然水文当然变迁了很多,但呼吸到的这种清冽的湖风总是相似的吧,今后再读洞庭相关的诗文时我都能具象到这片烟波浩渺的水面了。
湖边还看到一种好漂亮的黑白小鸟,飞起来时很灵动地一上一下,查到是叫白鹡鸰。鸟名我其实以前看见过,但是从没仔细关注过到底是种什么鸟,现在终于见到了感觉还挺奇妙的。
来岳阳楼之前都没想到这里的三国浓度能有这么高。比如建楼之始就是鲁肃检阅水军的阅兵楼(建楼的鲁子敬和后面重修的滕子京还是同音,什么奇妙缘分),周瑜病逝的巴丘就在此地,曹操经过对面君山时还写过游仙诗。我来这原本真的只是为了岳阳楼声名在外,完全不知道还和三国有关,这些小彩蛋算是意外的惊喜。
看到滕子京找范仲淹约稿的小故事挺感慨的(人家本名还是叫滕宗谅,老范提到朋友自然以字相称,但搞得大家都忽略了这位修楼者另有大名)。滕子京想对标其他知名楼观,试图给自己治下这座古建修复工程配篇文章,于是求友人作文,而范仲淹真的成功用一篇文章盖过古今那么多璀璨诗篇,让滕子京的名字一起被传诵到后世。感觉很圆满。 看他们两个的生平介绍,滕子京死后范仲淹写了祭文不提,遗孤都是范在照顾哎……好想吃吃范滕(。